【明報】智障人士 陶造開朗的我

日期:2004年10月24日
報章:明報

 

一雙沾滿泥漿的手,可捏出不同姿態的陶瓷藝術品,亦可捏出自己的潛能與開朗性格。21歲的武穗婷參加了智障人士陶瓷藝術班後,開始愛上陶瓷創作,性格豁然開朗。向來沉靜的她不單學懂與陶瓷溝通,也藉陶瓷打開與家人說話的窗戶,動手製作一個小陶瓷碟送給媽媽作生日禮物,穗婷對媽媽的心意盡在不言中。明報記者胡幗詠


有助與家人溝通

穗婷兩年前開始接觸陶瓷。以往,這名沉靜的姑娘只會返工(庇護工場)、放工,生活呆板,沒有方向,陶瓷為她的生活增添不少趣味。武媽媽說,穗婷少說話,對身旁的事物甚少反應,但學陶瓷後,人變得活躍起來,話多了,話題總離不開陶瓷。


每次上完課回家,穗婷也會主動告知媽媽,在課堂中成功做到什麼:「我今日做了鞋、做了花瓶。」即使製作失敗,她也會對媽媽說:「我今日做不到櫈、做不到枱。」離開陶瓷工作室後,她仍然對陶瓷作品很感興趣;武媽媽稱:「現在逛街經過商場和玩具店,女兒亦會駐足觀看櫥窗的陶瓷公仔,並說『這個很靚』。」


為媽媽特製陶瓷碟

最令武媽媽難忘的,相信是今年7月生日時,穗婷自製一個小陶瓷碟送給她作生日禮物。媽媽說:「以前也收過穗婷畫的生日卡,而小陶瓷碟是她第一次做的生日禮物。」


穗婷製作的陶瓷公仔《妹妹》昨日在金鐘的陶展中展出。她說:「(公仔)不難做,很開心,做了很久。」《妹妹》其實就是她的心靈寫照,她將自己不懂表達的感覺用手捏出來,約用了8小時(4堂)製作。


義務陶瓷導師劉福娣說,因有其他學員退出,穗婷才有機會中途加入陶瓷班,但當時其他學員已有一定根基,而對陶瓷一曉不通的她則顯得很迷惘。不過,經過一段時間觀察和模仿,加上導師鼓勵,穗婷開始嘗試自己捏泥。劉老師說,本來害羞的穗婷現已變得很開心,對自己亦多了信心。


主動幫助同學

21歲的廖子衡是穗婷的同學,他的作品《細佬》昨日亦同場展出。廖太說,子衡以往很少說話,很難與他溝通,但陶瓷令他變得開朗,也懂得與別人溝通,如在街上會主動向陌生人打招呼,在工作室內取陶瓷材料時亦會為同學多取一份。廖太形容,子衡的性格比以前跨前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