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場新聞】專訪展能藝術家岑幸富:用完美的眼光欣賞不完美的自己

日期:2020年12月17日

媒體:立場新聞

 

按此連結細閱新聞

 

23歲那年因一場交通意外而失去左前臂的岑幸富,曾經灰心失望,做過7年「隱青」。找不到工作,看不清前路,甚至連綁鞋帶和剪指甲等日常生活小事都無法獨立完成,岑幸富一度絕望到傳短訊給當年的肇事司機,問對方:出事時你話要「照顧我下半生」,現在可否給我一些生活費?

 

儘管從未得到那司機的任何回應,更遑論照顧下半生之類的虛浮說辭,岑幸富卻並未一直消沉下去,因為身邊親友給予他的關心和愛,絕不會因為他少了一隻左手而減弱分毫。「阿仔,媽媽一直都在。」在獨腳戲作品《遺失的諒度》中,岑幸富動情回憶家人和朋友如何幫助他從徬徨哀傷的泥潭中掙脫出來,面對生活中的困頓與不如意,並找尋生機。

 

《遺失的諒度》是香港展能藝術會主辦「藝無疆2020:想敢試!」的入選作品之一,將與另外兩部舞台作品一同在12月23日晚八時網上首演。岑幸富近年在本港數十間學校舉辦生命教育講座,分享殘疾人士融入社會的心得與體會,最近更加入戲劇和音樂元素,希望呈現效果更豐富,更為貼近人心。

 

「不少人都會問我為何失去一隻左手,如果用文字解釋,『因為交通事故』,六個字已經講哂。」岑幸富告訴我:「而如果我用戲劇等方式,將事故發生時的場景呈現出來,或許更有感染力。」

 

從事故後自卑不敢面對社會的「隱青」,到如今積極樂觀的展能藝術家,岑幸富直言今日的成績與喜悅,大半與親友有關。「家人是我的最大動力。」他與妻子育有兩個女兒,長女已五歲,次女一歲多。夫婦兩人原本擔心爸爸的身體狀況會給女兒的成長帶來負面影響,沒想到孩子全然不以為意。五歲的女兒留意到爸爸影相時經常站在媽媽右側、似乎下意識想要遮住自己左臂的傷痕,竟勸爸爸不要顧慮太多。「女兒會好主動地向她的同學和朋友介紹我。」岑幸富不無感慨地說:「原來,最介意我身體殘疾的那個人,竟然是我自己。」

 

因劇本內容大多取材他的親身經歷,加之過往積累的寫作經驗,岑幸富只用一個多月的時間便完成《遺失的諒度》劇本。一直熱衷寫作的岑幸富曾修讀本地藝術團體主辦的獨腳舞台大師班,曾在黑盒劇場公開演出作品。今次以「展能藝術家」身份參與「藝無疆2020:想敢試!」,透過網上展演的形式創作並演出獨腳戲,既是多年勤力研習的肯定與鼓勵,也不乏挑戰。

 

挑戰其一,在於錄影時營造現場感。以往岑幸富的講座及演出,通常面對觀眾,台下對於劇中笑位或淚點的及時反饋,能夠幫助台上演出者適時調整狀態,而線上演出需事前錄影,錄影時台下觀眾坐席無人。「我要在台上對住攝像鏡頭自high三十多分鐘。」岑幸富笑言。

 

另一項挑戰,在於岑幸富需要與身旁的劇場視形傳譯員密切配合。他自言是急性子,對白講到激動處,不自覺地語速飛快,以至於手語翻譯員起初幾乎跟不上他的節奏。儘管岑幸富過往曾有戲劇演出的經驗,但網上展演自編自創全新作品,卻是第一次。為幫助岑幸富順暢完成演出,香港展能藝術會安排專業導演及拍攝團隊與他密切合作,並邀請戲劇導師陳美莉(Emily Chan)為其量身訂製10堂戲劇訓練課。

 

「Emily老師與我分享很多經驗,包括走位、一人飾演多個角色的方法,以及如何清晰準確地念出對白等等。」從10堂戲劇訓練課,到數次排練再到最終的演出錄影,岑幸富不斷調整台詞,不斷打磨表演姿勢和走位等每一處細節。在他看來,這不僅僅是創作和演出技巧的提升,對於他為人處世的方式與態度亦有影響。

 

「戲劇,是交談與溝通的藝術;即便是獨腳戲,也絕不可能憑一人之力完成。」岑幸富希望《遺失的諒度》是殘疾人士和健全人士可以一同欣賞的作品,因為其中不僅有殘疾人士融入社會時經歷的誤解、拒斥與冷落,更有愛、包容和希望。在他看來,殘疾人士不僅是受助者,更可成為助人者,用他們經歷風雨卻不退縮的信念和勇氣,帶給他人溫暖與慰藉。

 

「用完美的眼光欣賞不完美的自己。」岑幸富在《遺失的諒度》劇中的這句獨白,不止是講給自己,也是講給曾經歷彷徨與困頓的我們每一個。

 

——

《藝無疆2020:想敢試!》

網上首播時間:2020年12月23日(三)晚上 8時

展演連結:http://www.adahk.org.hk/?a=doc&id=3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