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李昇 給藝術多一個機會

日期:2011年8月7日
報刊:明報

按此連結原文剪報圖像

 

李昇,給香港藝術多一個機會 

2009 年,李昇的哥哥李軒在香港展能藝術會主辦的「藝無疆:新晉展能藝術家大匯演」中獲得「最傑出藝術表現獎」。李軒在現場的表演,把古典樂和流行音樂結合在一起,自彈自唱,頗受好評。而這兄弟倆,都自幼弱視,憑藉刻苦的訓練習得一手漂亮的鋼琴。今年,李昇也要參加這個比賽了。

 

音樂力量大

1988 年出生的李昇自幼視力就比一般人差。剛剛上小學時,坐在教室最後一排勉強還能看見板書;但到五、六年級已經「升級」坐到第一排,尚且覺得看東西有些吃力;到中學時已經完全看不見。他說,哥哥和他一樣現在幾乎只剩下一成視力。這是什麼概念?大抵你站在他面前,只是一個輪廓而已。所以,李昇9 歲那年,父母在朋友的發下送兄弟二人去學鋼琴。學琴生涯並不簡單,因為視力的問題造成不少麻煩。譬如,一般人都是把樂譜放在眼前,邊看邊練習。但李昇不行,他要先把琴譜背起來,然後才能去彈。他說,小時候練貝多芬的《悲愴》,頭尾足足用了半年之久,才能基本掌握整首曲子。而一般的樂譜A4 大小,李昇的樂譜則需要用A3。

 

哥哥拿了獎,去年還遠赴上海參加了世博會的閉幕典禮,對李昇來說是莫大的鼓舞。他一直有個心願,就是能入好大學進修音樂。可惜怎麼努力也不行,最高只讀到大專,且與音樂毫無關係。他很羨慕外國的一些大學,每年都有固定的名額留給殘障人士。但在香港,他必須去和健全的考生競爭,機會自然就更少了。現在他靠教琴、演出有一些收入。假如今年能夠獲大獎,便能和哥哥一樣為家、為己爭光,重要的是能夠獲得更多的演出機會。

 

香港展能藝術會的副主席李瑩小姐告訴筆者:很多人都覺得關注殘障人士是給他們提供機會,實際上他們並不需要更多的機會,他們需要的只是平等的機會。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慣於用「正常人」的角度去看問題、處理事情。例如印說明書,選擇粉底紫字。不要說弱視人群閱讀有障礙,即便是老眼昏花的長者也會帶來不便。而所謂「殘障人士」,大可以理解為某些方面提早「老化」的群體,我們是不是應該對他們一視同仁呢?

 

藝術新群體

更何況,千萬不要以為殘障人士只會從藝術中獲取好處;相反,殘障人士加入藝術創作,常常能給藝術帶來驚喜。還記得去年內地「中國達人秀」的那位「斷臂鋼琴師」劉偉嗎?他用雙腳彈奏的鋼琴曲,不知感動和鼓舞了多少國人。這,豈不是殘障人士給藝術帶來的驚喜?

 

因此,不要覺得是藝術給李昇提供機會。或許,某時某刻李昇也能給香港藝術界提供機會。孰曰無望?香港有殘障人士五十萬,這個龐大的群體,更蘊藏着無窮的潛力等待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