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青】鏡頭下的視野

日期:2018年9月4日

媒體:藝文青

 

 

訪、文-Lara
攝-Ken

 

每個人眼中都有不同的藝術標準,每個人對美的定義都不盡相同。可是無論世人有何標準,我們還是有自由,用自己的角度詮釋這個世界。從攝影機小小的鏡頭看世界,是否會有另一番新感受,觀察到另一種美呢?

 

金錢以外
同一個地方,不同的人聚在一起,講述一個攝影品牌在銷售以外的故事。佳能攝影馬拉松有別於一般攝影比賽,並沒有讓參加者用幾個月慢慢準備比賽,悉心挑選拍攝地點的時間。而是即日分發題目,讓各參賽者在比賽當天自由發揮,走遍香港的大街小巷,務求在有限的時間内爆發出無限潛能。不同界別的參賽者在會議展覽中心集合,同時出發,為著同一個興趣努力。

 

同一天空下
問及比賽的吸引之處,評審之一的Dominic指出:「千幾人一起用一日做同一件事。整個攝影馬拉松開始的時候會有個開幕儀式,全部人都會在場,一起從會展出發,場面媲美真正的馬拉松比賽。」的確,其他攝影比賽或者沒有太多讓參賽者之間互相交流的機會,而佳能卻凝聚了一眾攝影愛好者,讓大家感受到一群人向同一個目標前進的熱血。相信身處現場的攝影朋友無不對此番説話有同感。另外,馬拉松的題材多元及發揮空間很大。Dominic笑指以前試過出「彩色食材」這類較大限制的題目,結果參賽者湧到灣仔街市,差點引起暴動。

 

參賽者Kevin見狀又補充了另一個活動的吸引之處。「和平日攝影或創作習慣很不同。因爲很多時候你會習慣先想好一些東西才去做,但這個比賽要求你即時去做,很考驗你對香港熟不熟悉,會不會看到題目就立即可以連繫到香港某個地方。」Kevin緩緩説道。參賽者在活動期間花上一整天游走香港,思考如何將香港的事物連結至比賽題目,用心觀察香港,更容易發掘到香港的另一面。

 

當城市慢慢沉寂,變換另一種節奏時,一眾參賽者就帶著他們的「視角」回到會議展覽中心的會場,上載比賽照片。場内設有不同活動,如攝影師講座、照片展覽、新產品試用等等,參賽者可以到處參觀或稍作休息。不少參賽者更會互相交流攝影心得。Dominic等人笑説就像粉絲見面會一樣,大家一起討論不同相機的優劣。因爲比賽允許參賽者用不同品牌的相機,也沒有要求相機要具任何特定功能,只希望集合以攝影作為共同語言的一群人,過上快樂的一天。

 

藝術共融
那麽比賽的收益到了哪裏呢?此次馬拉松所收集到的參賽費用將會全數捐給香港展能藝術會。佳能一直希望找一些藝術相關的機構作爲受惠機構。而香港展能藝術會涉獵範疇及受衆亦廣,三十二年來主張不同能力的人士都是平等,不會因身體上的不同而沒有機會接觸藝術。透過舉辦不同藝術活動讓傷健人士接觸藝術,推廣共融。

 

作爲輪椅使用者,Kevin說此次馬拉松對他來説也是一個挑戰,但他仍然樂在其中。雖然2013年已經參與過一次,但始終受輪椅所限,攝影時有些地方頗難到達。但亦因有輪椅,他能比別人攜帶更多器材,用較低的視點拍攝,令作品更有新鮮感。而且,他說:「我要走的是一條好遠的路,但比其他人看多了很多風景。」懂得將別人眼中的缺陷轉為優勢,也許是他最大的優點。他很喜歡此次馬拉松,能讓整班朋友約好一天特意去拍攝。畢竟長大後,大家各奔前程後就很難常常聚首一堂了。

 

慶幸在紛紛擾擾的世界中,一眾攝影愛好者仍能找到完全屬於自己所愛之事的一天,單純地燃燒自己的攝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