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年8月28日
媒體:明報
【明報專訊】視障人士在學習上比一般人或遇更多挑戰。香港大學教育學院追蹤研究發現,受訪視障學生有2至3年使用讀屏軟件的經驗,認同讀屏軟件有助與人通訊和上網等,不過現時非所有應用程式皆可應用讀屏軟件,建議開發商研發軟件時要考慮視障者需要。
港大研究:用讀屏軟件 手機通訊次數增
即將升中六的視障學生楊恩華以往上課用點字書,但因與老師所用的印刷本不同,有時會跟不上進度,加上點字書以拼音標示中文,易錯誤理解同音字,後來他轉用電子書,以讀屏軟件輸出語音,學習速度加快,亦增加閱讀課外書數量。
為了解視障者的電子學習模式成效,香港失明人協進會2017年委託港大教育學院展開為期兩年的追蹤研究,包括問卷調查及會面訪問,共50名視障中小學生及成人參加。結果發現,受訪視障學生已有2至3年使用讀屏軟件的經驗,對此接受程度相對穩定。他們主要於語文課堂應用,並認為可代替點字書,以減輕書包重量及提升閱讀速度。受訪視障中小學生利用讀屏軟件,以手機及電腦對外即時通訊次數亦有上升趨勢,普遍認為讀屏軟件是生活必需品。
學者籲軟件商考慮兼容讀屏
香港失明人協進會會長莊陳有稱,科技不斷進步,但新推出的應用程式只有少數可安裝讀屏軟件供視障者使用。港大教育學院教育應用資訊科技發展研究中心副總監袁海球建議開發商研發軟件時,考慮讀屏軟件的兼容性,以增加視障者能使用的軟件數量。他亦建議學校提供足夠電腦予視障學生,讓他們在課堂及課餘使用讀屏軟件學習,不同機構也應提供更多有關讀屏軟件的支援或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