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雜誌】天籟之聲 香港精神——記視障天才歌手蕭凱恩

日期:2020年9月1日

媒體:紫荊雜誌

 

什麼樣的歌聲屬天籟之聲?只要聽一聽視障天才歌手、香港青年愛樂樂團形象大使蕭凱恩同學唱首歌,就能感受的到;什麼樣的精神是香港精神?只要看一看蕭凱恩同學的成長歷程,就能理解明白。


在香港有機會聽到蕭凱恩同學歌唱,了解她的成名之路,要感謝曾任香港島南區議員林啟輝先生的推薦,讓我有機會分別於2018年、2019年元旦參加在香港文化中心舉辦的"經典名曲之夜", 以及2018年香港海洋公園舉辦的"希望之聲"音樂會。在這三場音樂會中,歌唱名家與經典名曲薈萃一堂,蕭凱恩的演唱令在場聽眾為之動容,掌聲久久不斷,至今記憶猶新。


閑暇之餘,我也在社交網站上聽蕭凱恩演唱的《我的祖國》《天路》《貝加爾湖畔》《Memory》《My Heart Will Go On》《You Are My Eyes》《You Raise Me Up》《Time To Say Goodbye》《Scarborough Fair》等名曲,她是用心去演繹歌曲內涵,每一曲都能觸動人心,唱出生命的喜悅與力量來。正如一位中學生說,"蕭凱恩小姐演唱絕對是一絕,雖然小姐姐幼時因病失明,但一展歌喉必定能征服眾人。"


剛毅執著的音樂夢
蕭凱恩的成長之路經歷了太多人間艱辛。出生才3個月,不幸因患眼癌而切除了眼球,自此永久失明。她說,"我以為每個人都有一雙假眼,每天也需清洗兩次,直至參加比賽,需要工作人員帶上台,我才意識到自己的不同,也發現眼球是人體的一部分。"


蕭凱恩以正面、樂觀、勇敢、進取的精神,去面對生活、學習和藝術上的困難與挑戰,從未輕易放棄。她的幼兒園、小學及初中時光都在盲人學校度過。她看不見世界,只能通過感受感知這個世界。她2歲時接觸到電子琴,自此對音樂著迷;4歲學習鋼琴,老師捉著她的手去摸琴鍵,記位置,也會先彈奏一遍,錄音讓她回家練習;10歲時學唱歌,小學六年級首次參加元朗區歌唱比賽就獲獎。她中小學時參加不少公開鋼琴或歌唱比賽,屢獲殊榮,也應邀出席不同活動及表演。感謝上天賜給了她一副動人的聲線,讓她能夠透過音樂感染身邊的人,綻放人生光彩。


她是一名勇敢好勝的孩子,在心光盲人學校完成中一後,由於成績優異,得以考入香港傳統名校聖士提反女子中學。中學時老師提醒她,若不多加努力,升讀大學機會渺茫,在中五也有老師評估她的通識科只能考獲 1 級,無法達到入讀大學的基本資格。凱恩經過老師的教誨後,便刻苦用功勤讀, 最終DSE文憑試成績優異,結果獲得了三間香港大專院校的錄取。她最後選擇香港中文大學,成為全港首名視障學生入讀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圓了大學夢時她興奮地說:"一個看似遙不可及的理想終於達成了!" 在音樂方面,她的鋼琴老師認為她最多只能考到英國皇家音樂學院ABRSM鋼琴考試第五級,因為視障人士除了沒有點字樂譜外,他們更無法記得10數頁長長的樂章,凱恩憑着自強不息和不屈不撓的精神,經過不斷的刻苦練習,她在中學時期已經考獲英國倫敦聖三一學院 LTCL 聲樂演奏級及ATCL 鋼琴演奏級文憑,並且取得優異成績,她更加成為 20 年來全球首位視障人考取英國皇家音樂學院ABRSM樂理公開試第八級。


蕭凱恩說,她覺得自己很幸運,可以上學,可以有夢想,對她來說,大學就像個百寶箱。在香港中文大學主修聲樂如魚得水,"樂曲較簡單的,聽過一次,就可把曲譜打出來"。她希望打好基本功,再往外國攻讀音樂碩士。她的夢想是為視障人士開辦音樂學院,讓看不見的人,一樣可以在音樂的世界裡展示才華,過有尊嚴的生活。"每個人都有難處,要踏出一步突破自己"。


"雖然我沒有真正看過這個世界的色彩,但我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蕭凱恩說。她在20歲時已經贏取了超過70個音樂比賽的獎項。2010年被授予第八屆"香港傑出少年"。2011年獲"中國達人秀"香港區冠軍,代表香港前往上海參賽。2017 年,她參加第 69 屆香港校際音樂節,共獲得三個冠軍一個亞軍,特別在中文獨唱公開組,分數竟然達到97分,可以說是校際音樂節有史以來在個人獨唱音樂方面接近最高的分數,最後更獲得了費明儀女士聲樂公開組總冠軍。一位國內資深評判吳曉路教授向所有參賽者說,「大家水準很高,尤其是最後一位參賽者蕭凱恩, 最賺人熱淚」。評語寫道: 「感情真切,歌聲非常動人,如泣如訴。有極高的音樂天賦,音準、節奏完整。吐字非常有力,嗓音優美,觸動人心,讓評判數度落淚,向妳致敬。」


大愛無疆的父母心
蕭凱恩出生不久患眼癌,需切除雙眼保命。蕭爸爸起初很難接受。醫生說:"得兩條路你揀,不做手術就死,做就永久失明。"二選一,都很殘忍。醫生說,你都不用想太多,一扇窗還沒有打開,你不知道什麼風景。蕭爸爸只好勉強接受這樣的安慰。

 

蕭凱恩看不見世界,於是她的父母採用嘴對嘴的方式,讓女兒模仿嘴形,教女兒說"爸爸媽媽";又讓女兒踩上父母的腳、摸著牆學習走路。功夫不負有心人,蕭凱恩9個月大時已會說話,1歲時學會走路。因為女兒失明,蕭媽媽曾責怪自己做得不好,常於吃飯前念《心經》,耳濡目染下,當時年僅1歲半的蕭凱恩竟一字不漏地背誦了出來。蕭爸爸以為她只是記憶力較強,升上小學後,卻發現她學習進度頗快,常常是老師講一遍,她就能記住書本的內容。蕭爸爸發現女兒天資聰穎,也加緊栽培。雖自幼就讀特殊學校,但父母一直視她為普通人撫養,經常帶她去公園、沙灘玩耍。凱恩5歲時問爸爸"看不見是否代表沒有用?"蕭爸爸告訴她"只要努力,也可貢獻社會"。她便沒為此自卑,反之喜愛探索,從小到大都希望知道看得見的世界是怎樣的。她說如果讓她重見光明三日:第一日她希望看看家裡人的樣子,包括植物動物的模樣;第二日希望自己搭車到不同的地方看風景,到太平山頂看看維港的美景,也看看日出日落;第三日希望學會寫字,能寫下自己的名字,學會拍照記錄這個世界。


這對夫婦悉心栽培女兒,從不會特別與人講及女兒失明一事,但異樣的眼光有時令蕭爸爸不舒服。有次女兒被人打量良久,他主動告知失明始末,對方再沒行"注目禮";也有時遇到此種情況,他索性不解釋。父母讓她學習彈琴、唱歌,發揮天賦才能;又幫助女兒報考主流中學、參加公開比賽,與社會、與世界廣泛接觸。除重點培養發展有天賦的音樂之外,父母還教她學習體育、鍛煉身體。她最初學習遊泳時,須憑藉浮板泅泳,在父親的鼓勵下,她最後能遊20個直池(1,000米)。2014年2月,她還與失去雙臂的楊小芳共同以行動證明"我是你的手,你是我的眼",互相扶持完成10公里"渣打香港馬拉松"比賽。這種毅力,也是她能突破障礙的原動力,也因此鼓勵了更多人突破自己。


蕭爸爸與失明女兒的音樂夢同行20年,從未放棄。凱恩2歲學習電子琴,當時全港懂得教點字樂譜的老師寥寥可數。蕭爸爸央求許久,才獲老師答應。蕭爸爸曾向多位老師表達女兒有音樂天分,起初換來的是"盲人沒可能學音樂,他們無法記那麼長的樂譜,不如專心讀書吧。"蕭爸爸說,雖然女兒有音樂天分,但很難找到適合的老師,即使有老師願意教,也未必懂得教。雖然輾轉換了多位老師,經歷很多波折,但沒有放棄音樂夢想,最後考獲鋼琴演奏級。


在蕭凱恩眼裡,爸爸不只是她的父親,更是人生的老師和搭檔,一路為她遮風擋雨,一路鼓勵她,讓她感到看不見的世界並不可怕。即使比賽輸了,父親會開導她"付出了努力,也未必奪得冠軍,若比起上次的自己進步了,就已經贏了。" 有了爸爸媽媽的支持,凱恩嘗試更大的挑戰,她跟聲樂老師學唱德文和意大利文歌曲,凱恩說,"這個挑戰沒有爸爸不行,我不懂意大利文和德文,全靠爸爸也跟著學習,替我解釋歌詞、唱給我聽,讓我跟著模仿。"她感激父母的悉心栽培,形容父親是"萬能俠",母親是"女超人"。


蕭凱恩從小在挫折中成長,她常用"自己不可以放棄自己"來自我激勵,雖然也經歷好多失敗,關關難過,但關關都過。她認為回報父母的最好方法,就是做好自己。有一次,她聽到《天亮了》《當你老了》等歌曲後非常感動,讓她想到身邊一直為她無私付出的父母,這激發她第一次作曲填詞創作了一首歌《Oh!Daddy and Mummy》來讚頌父母的大愛,感謝他們的支持和鼓勵,讓她學會獨立和成長。


義行感恩回饋社會
蕭凱恩熱心公益慈善事業,她積極參與各類義務演唱及社區服務,以此宣揚關愛的理念,幫助有需要的人,讓生命去影響生命。2009年,她首次在一個慈善籌款活動中演唱,並以自身的經歷鼓勵台下一眾殘疾人士積極面對人生,用自己的人生經歷把快樂帶給他們。2012年,她遠赴孟加拉國探訪當地患有白內障的兒童,並在多個慈善籌款活動中表演,用歌聲感動異國他鄉的朋友慷慨相助,讓更多貧苦的視障人士獲得治療機會,重拾光明。2014年,她到內地愛滋村探訪,通過歌聲把溫暖和愛帶給那裡的小朋友。2014年還獲邀請到加拿大多倫多的國際獅子會作開幕及閉幕禮表演。在2017年5月清華大學來港及12月香港中文大學赴京的活動中,蕭凱恩的演唱成為必點的節目。她用音樂和正面的人生觀鼓勵人們要堅強地面對人生種種困難和挑戰。

 

蕭凱恩的服務精神,備受各方肯定。她獲頒"2012年香港精神大使""2015年十大再生勇士""2017年香港人道年獎"。2013年及2016年均獲都市盛世頒發"義工之星"大獎,香港義務發展局之"香港傑出義工獎"及香港遊樂場協會之"十大青少年藝術家"等獎項,並得到專業評審一致充分讚賞。她希望未來能組織社會互助網絡,協助其他視障人士學習音樂,讓所有人都可以享受音樂帶來的快樂。


聯合國原秘書長潘基文曾說:"在音樂的世界裡,溝通是無需語言的,這就是音樂的力量,這就是心靈的力量。"音樂成為了蕭凱恩通往美麗新世界的一扇窗和一雙翅膀。專欄作家林詩倍說,"殘障不能阻礙凱恩盡展光華,她是令人敬仰的生命戰士,希望她在音樂發展及人生旅程中,都能打出一場又一場的漂亮勝仗!"


(作者係中央政府駐港機構研究員)
文|香港 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