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場新聞】楊東龍的繪畫空間與香港情懷

日期:2021年9月7日

媒體:立場新聞

 

按此連結細閱新聞

 

走入偌大的刺點畫廊,燈光設計自然,襯托著柱身脫落了的粉藍乳膠漆,突顯了楊東龍畫作的樸實無華。從畫作可見,楊東龍精通透視技巧與熟諳藝術歷史發展,「日課」展覽表現出現代寫實風格,亦間有古典味道。我嘗試以視覺觀點分析楊東龍《糖水道電車總站》及《小炒王》兩幅作品。

 

電車站與熟食市場的空間結構

《糖水道電車總站》是兩幅闊窄不一的畫並排一起,中間只留一條一、兩厘米的窄縫。這幅雙聯畫題材十分豐富,讓我立時變得專注和理性,並嘗試找重點、分析焦點及主次關係,譬如人物的位置和活動。楊東龍運用了許多個透視點,引領觀眾觀看同一時間發生的事。我們彷彿成為旁觀者,在街上停下來看發生了甚麼事情一樣(happenings)。

 

視覺元素的編排建基於多重視平線(eye levels)和消失點(vanishing points)。消失點的左右移動,就像過路人的動態,時而駐足圍觀,時而走馬看花。他是處理空間的能手,左面窄長的電車車廂與右邊站外的人群,一內一外有不同的擁擠,互相交集。畫面又有人來人往的行人道,有閒暇下棋,有等待友人,等車,寒暄交談種種,似一篇文章有一番組織,起承轉合連繫。

 

楊東龍擅用生活元素調和畫面,同時又用繪畫元素突顯畫面需要,安排心思縝密,絕非隨手可得。我們不妨在構圖上的層次(levels)方面略為闡釋。細數一下,竟然數出十一種不同空間層次:(左邊畫幅)1. 電車入口、2. 救護員及待救女人、3. 電車司機位、4. 電車與前面車卡的距離;(右邊畫幅)5. 右下角坐著捉棋的人、6. 中間簷篷下坐著的人、7. 行人路上來往的人、8. 行人天橋上的人、9. 前往東區走廊的車路、10. 東區走廊天橋、11.東區走廊對岸獅子山的遠景。在眾多層次之間,他運用了透視學上漸細、漸淡、漸窄或漸朦朧的技巧,層層遞進,空間感覺強烈,令人目不暇給,眷戀不捨。

 

另一方面,垂直的元素(vertical elements)構成耐人尋味的結構。左邊電車廂內多條的木柱,扶手,增強窄長效果,又規限了觀眾的目光聚焦於中間的四個人物;右面的簷篷,車站的柱,像個隱藏的九宮格,把靜態和動態的活動有條不紊清楚區分,也隱約符合了黃金比例(Golden Rule)。看著看著,我又發現到畫中一些看似微不足道卻重要的元素。那個電車軚盤及車站旁的「煙灰缸」,都放在中央當眼位,有種「定海神針」不可或缺的位置。在嚴謹的規律與邏輯下,觀眾如我發現有很多觀看目標,繪畫趣味盎然,引人入勝,又啟發思維空間(thought provoking)。


《小炒王》大概是楊東龍的最新作品,初看覺得是一幅空間拼貼畫作,拼湊幾個不同空間。熟食市場被巧妙地由一條直線分開左、右兩個空間,那條線就是中間的食物預備枱(灶頭)和抽油煙機,分割空間邏輯與《糖水道電車總站》一樣。左邊發展較逼迫,有呆坐梯級卻凝望觀眾的侏儒廚師,有爐灶、煮食器皿、水盆、石油氣罐、儲物盒、蔬果、光管和射燈,像將有許多事情發生埋下伏筆。右方則恰正相反,有個廚工在午睡,有一片室外閑坐的空間,地上有雀鳥,遠處有圍牆,牆外有鄰近的小屋,簷篷和樹影。而中間那個白色圓盆遮蓋了樓梯與牆角的尷尬位置,其作用跟《糖水道電車總站》的電車軚盤和車站煙灰缸一樣。無論軚盤、水盤、煙灰缸都可以視作連接空間的梯級,層次(levels)的融合劑。或者以畫論畫來說,當畫面需要一個盆時,畫者就可以加一個盆;當需要一些紅色,畫者就加件紅色的物件。

 

不過,即使各空間不同,楊東龍以同一條尺(tonal bar)的冷、暖灰色去調色,以有系統的明暗(brightness)、黑、白或灰色調(tints、shades and tones)和彩度(chrome)連繫各個空間,作為結構編排的輔助。

 

繪畫香港的記憶

他選擇眾多街坊街里人物題材,許多細節都反映出對香港社區的關懷,我想這無非是借發揮,勾起我們的集體回憶。楊東龍生於1956年,經歷文革。1973年跟隨父母來港定居,靠自學成為畫家。他熟諳藝術史,並巧妙地將古典畫結構轉變成現代化的市集。

 

那位廚師有點似張繼聰,卻實是畫家遇過的一位侏儒街坊。由於他在現實生活中不時穿著水靴,楊東龍就把他想像成廚師模樣,大概是在市政大樓工作的員工。這廚師身軀比例給壓縮了,較為矮小,但五官卻如一般人,而且描寫得較為細緻。他的雙眼有神凝視觀眾,似想有雙向的溝通;而楊東龍對雙手反手姿勢,似乎特別執著。這令我很想瞭解一下畫家的思考歷程,為甚麼會由二千年前的抽象畫風發展到現在?他怎樣描繪他由1973至今,對自己生活中的城市對話?

 

兩幅作品,都好像訴說著一點一滴的城市記憶,不同年代的時光片段。北角從「小上海」變成「小福建」,藉著繪畫,畫家演繹城市日常生活、變遷風貌,以及他個人感受。「畫是無言的詩」,街坊小人物、生活平常事的親切感似乎有所減退,因為一切已成過去,畫作反而瀰漫一片發思古之憂情。他多張畫作中的人物五官,其實都差不多,我覺得楊東龍下意識地,在每塊面孔上,打了自己的手指印。又或者,他想留給他的女兒及觀賞者一份記憶,充滿美善又緬懷香港昔日美好時光的記憶。

 

「日課」楊東龍個展

地點:刺點畫廊
展期:2021年1月19日至3月13日

 

參考資料:

Ackbar Abbas, Hong Kong: Culture and Politics of Disappearance. U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7. [Abbas defines deja disparu as “the feeling that what is new and unique about the situation is always already gone, and we are leftholding a handful of cliches, or a cluster of memories of what has never been.”]

 

作者簡介

Teresa Ho是專業室內設計師,曾任教三十多年。從小酷愛繪畫,文學,音樂,舞蹈,電影及各種形式的藝術創作活動,退休後不停學習,正乎合她在個人專頁開宗明義說的 (遊於藝)的理想。

 

導師簡介

阿三,藝術家、藝評及寫作人。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畢業,後修畢藝術碩士(創作)及性別研究文學碩士課程。現為藝評組織Art Appraisal Club成員、藝術評賞計劃「時刻導賞員」策劃人,及電台藝術節目嘉賓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