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年8月18日
報刊:文匯報
盧勁馳 電子書?我十年前就想過
「作為一名患有畏光問題的視障人士,我們看不到印刷書,但又很想看書,所看到的,不是文字,而是過分刺眼的光線,一種感官的失衡。」本地年輕詩人盧勁馳,一直對書本感情複雜,在文字探索之外,開始尋求新的表達方式,思考傷殘與藝術的關係。
關於書的複雜情感
在近日由香港展能藝術會與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聯合舉辦的「藝無疆:新晉展能藝術家大匯展2010」,進行第二屆展能視覺藝術比賽,盧勁馳創作的裝置藝術「有光書」,是入圍的優秀作品。他製作了一個同鞋盒一般大小的紙箱,在底層放置一個小光源,頂層用一張寫滿文字的透明膠紙覆蓋。當觀者嘗試閱讀膠紙上的內容時,就會被直射而來的光線干擾。通過這種模擬,盧勁馳想讓更多人體會患有畏光問題的視障人士的閱讀感受。
現今熱炒的電子書,不僅免去了實際紙張的重量和佔用的空間,而且還配有電子朗讀功能,但最興奮的卻是視障人群。盧勁馳小學1年級已開始戴眼鏡,到中學1年級時,視力更退化嚴重。直至10年前對文學發生興趣,對書本強烈的求知欲令他向視障服務機構尋求幫助,「就是你拿書給他們,他們幫你做成電子板或者做朗讀。」有一次他帶了一本詩集去掃描,結果等了半年還沒有回覆,「原因一是我不是學生,二是我拿去的書不是教科書。」要訓練視障人士的文學素養,他遭遇的都是困難。
他的視力一直惡化,現在不足正常人視力的3成,大部分的閱讀,他只能通過放大電腦上的字體來進行。掃描一本書需要花費上十個小時,逐字閱讀起來也非常耗時。「10年前我曾聯繫過出版社,希望要到他們的電子版本,當然出於版權保護,對方拒絕了我的請求。」當年的想法,其實就是電子書的雛形,卻不是針對視障人群而來。真正令盧勁馳關注弱勢群體利益的機緣,是他去年參加的一個年輕人創作比賽。作為最後的8位獲獎者,他的詩集得到了香港三聯出版社的出版機會。「主辦方提出要突出視障人士的生活經驗,並建議將詩集與攝影放在一起。」這種別樣的組合方式的成果,就是後來的《後遺─給視健人士,看不見的城市照相簿》,其中更收錄了部分他本人的攝影「塗鴉」。
視覺藝術為了發聲
「這件事給我的觸動很大,原來視障人士要被主流社會所認識和了解,都需要通過視覺的方式。」除了文字之外,他意識到視覺藝術所擁有的更加直接的力量。去年西九龍文化區舉行第一次公眾諮詢會,他代表視障群體參與討論,為傷殘人士爭取發聲的機會。「比如公共設施的使用;文藝演出的參與,這些問題可以採用社會運動的方法去呼籲,但還有另外一條路,就是自己的創作。」
他讀書輾轉,曾5度經歷會考而不放棄,又由理科生轉為文科生,最終由副學士升入香港大學,現為港大比較文學系的碩士研究生,研究課題是中國現代左翼文學的思想史。「因為做思想史書本比較集中,不像做電影等其他視覺研究,對我的限制沒有那麼大。」因此他自嘲自己熟讀不少電影理論而所看的電影卻寥寥無幾,但他對文學創作卻一直沒有放棄,即便詩歌是小眾中的小眾。而視覺藝術,在他看來,全然是為了群體的發聲,這是比文字來得更強烈更有力。而關於電子書,其實關係到視障人士的閱讀經驗,盧勁馳覺得仍然有需要去爭取的地方。
■文、攝:梁小島 部分圖片由香港展能藝術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