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藝術家心系大自然

日期:2009年2月14日
報刊:經濟日報
按此連結原文剪報圖像

 

藝術家心繫大自然 

  有兩名熱愛大自然的藝術家,把他們對環境的感受投入作品中,創造出別具意義的作品。適逢今天是情人節,如果還未想到送甚麼禮物給愛侶的話,不妨參考這兩位藝術家的創作意念,製作一份別出心裁的藝術品,想不定會得到對方的欣賞。

 

畫家: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

  香港展能藝術會展能藝術天使高楠,雖然自幼失聰,但憑着不凡的畫功,畫出無數幅備受各界讚賞的風景畫。去年他獲漁農自然護理署邀請,協助該署製作有關本港景色的書籍——郊野三十年系列,當中有 5 本書的封面均出自高楠的手筆。

 

  他投入畫風景畫,原來是因為想表達對大自然的崇敬之情。高楠說:「很多人都說人類擁有大自然的資源,我卻認為每個人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容許每個人踏進她的土地上,讓我們有機會去欣賞她。即使是失明人士,亦可用其他感官去感受,可見大自然不會歧視不同能力的人。」因此,他積極畫風景畫,讓人明白人類與大自然共融的精神。「藉作品,希望他人體會到無論是健全或傷殘人士,只要能夠把人崇高的品格和畫畫的興趣結合起來,就可以畫得好。」

 

畫岩石難度高

  看到高楠繪畫出的岩石畫作,每幅都能把岩石的形態活生生地呈現,沒想到他在去年才首次畫岩石的。「在香港展能藝術會的鼓勵下,我接受漁護署的邀請,嘗試畫岩石,起初我只憑一些岩石相片跟描繪,不過感到很困難,無法表現出岩石的真實面貌,於是我到實地去畫,效果才覺滿意。」

 

  原來繪畫岩石有一定難度,要畫得好絕非易事。「岩石有不同的橫切面和角度,在不同方位,岩石都有不同的樣貌,因此大大增加了繪畫的難度。建議想畫岩石的朋友,應有一定的繪畫基礎,並要仔細觀察每個岩石的排列法和顏色分布,最好先用幼筆頭畫一個草稿,記下岩石的輪廓和繪畫的角度,回家後再加畫,才能畫得逼真。」

----------------------------------

陶藝家:與大自然共存亡

  陶藝家曾章成於去年曾在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行了一場個人展覽,展出與環境保育等主題有關的作品。一向關心環保問題的他,想法亦和高楠相似,認為人類是自然界的一分子。「人類對待自然萬物的態度,應有如對同類一樣尊重,因為地球上的花草樹木和動物都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任何一方遭受破壞,都會影響自然界原來的設計,可見人類是與大自然共存亡的。」

 

  為了引起市民對環境的關注,他開始了環保創作,例如製作過程中會善用環保物料,例如把石頭、松子或石春印在陶瓷中,用最原始的方式去增加作品的美態,絲毫無損周遭的環境。

 

  曾章成正和嘉道理農場合作,在年尾舉辦環保展,繼續運用自然界物料來創作作品,並會在作品中表達出環保的重要性。「港人的物質生活豐富,很多時會有浪費的情況發生,未必會想到對地球的破壞是無法挽救的,希望創作出更多環保作品,供更多人去觀賞,從而讓他們接收到當中的信息,在潛移默化下開始重視環保。」

﹏﹏﹏﹏﹏﹏﹏﹏﹏﹏﹏﹏﹏﹏﹏﹏﹏﹏

解讀環保作品

  以下是曾章成以寫實的雕塑手法,結合超現實的想像的作品,用以引導市民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

----------------------------------

樹木˙木樹

  雕刻家在地球表面,雕刻出一棵巨型的樹。

  解讀:若將來世界再沒有樹木,想再見到樹木就要用雕刻的方法把它重現眼前,那將會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故此應從今天起愛惜樹木。

----------------------------------

Home Sweet Home

  圓球上有一個小孩在搔頭,思索為何四周滿布只餘下半截的樹木和眾多建築物。

  解讀:圓球代表地球,在地球上只餘下半截的樹木,是因為其上截已遭人類鋸走,用以興建自己的家園。藉此作品諷刺人類為了提高生活水平,而用盡所有木材來建立家園,卻沒想到人類真正的家其實是地球。

----------------------------------

在森林和原野

  一棵樹給人鋸成多段,枯樹上有兩爺孫,孫兒問爺爺:「有一首動聽的歌叫《在森林和原野》,歌詞中提及了很多自然景物,為何現在都不見了?」爺爺答:「聽聞以前地球上有許多茂盛的樹木,四周流水聲不絕,但現時已經消失了。」小孩說:「爺爺,為何會這樣?我想看這些景物重現在我眼前!」爺爺惟有在死了的樹木上,把這些畫面雕出來。

  解讀:人類繼續破壞環境,地球上的自然景物就會消失,一切再無法挽救。